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
2023-08-01 ╱聯合報 ╱第B204版 ╱北市宜花要聞 ╱記者鍾維軒/台北報導
北市府推動傳統市場改建多年,包括已改建完的士林市場、大龍市場及即將完工的南門市場,還有正準備改建的北投市場、東門市場、成功市場等都屬重大政策。不過市場改建非全部成功,以大龍市場為例,攤商抱怨買氣變差,生意不如從前。
北市議員陳怡君表示,對做生意的人來說,地點相當重要,一定要在1樓被客戶看見,大龍市場改建後的玻璃黑漆漆採光差,民眾路過以為沒開很有距離感,市場客群很多長輩根本不想進入,市場蓋得漂亮卻不實用。
大龍市場自治會長吳碧嬌過去就曾提到,改建後市場的確脫胎換骨,設備、環境、賣的東西比許多傳統市場好,但剛開幕就遇到疫情,加上大龍市場外的攤商搶生意,儘管做生意難免有競爭,但應在公平、合法狀態下競爭,市府應整頓場外違規擺攤問題。
陳怡君說,市場應親民、一目了然,久而久之民眾就會願意進去,甚至大龍市場外也沒規畫臨停空間,許多婆婆媽媽會騎腳踏車或騎車去買菜,連停車需求都沒處理,買個菜可能被開單,叫人家怎麼去大龍市場買菜?
至於士林市場也有地下層,不少餐廳聚集販賣熱食。自治會長林天來透露,現在地下街要停業6個月,改建成「共食區」,也將重新設計動線、空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