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1-17 自由時報A13 北市樟新市場建社宅卡關 市府挨批甩鍋

2023-08-21 自由時報A13T 李四川︰路塌與極端氣候有關 挨批甩鍋




2023-08-21 ╱自由時報 ╱第A13T版 ╱台北基隆焦點 ╱魏瑾筠、何玉華

4個月5起道路塌陷 工務局︰多與地下管線有關 市府已要求總體檢

〔記者魏瑾筠、何玉華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昨晚在萬華區昆明路一處建案工地旁,又發生地層下陷,是近四個月來第五次市區道路塌陷;昨晚塌陷原因仍不明,不排除是豪大雨所致。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說,前四次塌陷都不是車輛輾壓破損,而是與地下管線有關,已擬定防範措施;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則提到都與極端氣候溫室效應有關,呼籲重視民眾看不到的基礎建設,民進黨議員林延鳳、陳怡君質疑是「甩鍋」,認為市府應積極研擬極端氣候下,管線老舊問題的對策。

萬華昆明路建案工地旁 又發生地層下陷

李四川回應議員質疑說,絕非「甩鍋」,氣候變遷造成豪大雨並沖刷排水管涵,導致有些本來就破裂的老舊排水管損裂更嚴重,民生東路的管線就是超過廿年。而上次南京西路塌陷後,他已要求衛工處總體檢老舊管線箱涵,若需要維修或更換會立即處理。

萬華昨晚塌陷的地點在建案工地旁,下陷面積約長三公尺、寬兩公尺、深度一.五公尺,晚間已經完成回填;十九日民生東路的塌陷處,也完成回填,水利處勘查是側溝破損導致地層被掏空,將進行側溝修復。

豪大雨沖刷 導致破裂排水管損害更嚴重

工務局說明,這幾起道路塌陷都不是車輛輾壓造成;五月十三日崇德街是因建案開挖地下基礎,連續壁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基地,帶走周邊道路沙土而出現坑洞;七月十日南京西路是軟弱地層長期受潮汐影響地下水位,土壤承載力不佳,導致污水管接頭鬆脫錯位,土沙沿管線破損處流失。

而南港路有許多建案施工,四七巷的道路狹小,排水箱涵接側溝的連接管無法深埋,疑似重車來往頻繁造成連接管間縫隙,地下水帶走土沙而地層下陷;民生東路是道路側溝溝體老舊破損,加上近期下雨排水的掏涮所致。

李四川在臉書有感而發說,近來國內外天災不斷,包含國內南投的豪大雨、高雄的積淹水、北市的路面塌陷等,都與極端氣候溫室效應有關;希望每一位在位者都能對百姓看不到的基礎建設工程,多用一點心。

議員︰應研擬極端氣候及管線老舊對策

林延鳳認為李四川的說法是甩鍋、卸責,有失專業,直指四起道路塌陷,都是疏於督管工程品質的「人禍」,不應歸咎於天災;陳怡君也說,極端氣候不能成為推卸市政的理由與藉口,市府應針對路面做總體檢,更換或整修老舊的管線箱涵,積極研擬因應極端氣候及公共管線老舊的對策。